教育学(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10分)
1.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的著作是 (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美国学者孟禄提出了教育的 ( )。
A.心理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3.为个人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的是 (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4.学生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的 ( )。
A.个别差异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5.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6.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 )。
A.学科课程 B.核心课程 C.活动课程
D.外围课程
7.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
)原则。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
8.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商讨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参观法
9.学校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D.课外辅导
10.在德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原则。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二、概念解释题(每题3分,共9分)
1.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
3.班级授课制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教学中应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3.什么是教学的教育性?为什么说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
五、论述题(共16分)
请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大学语文(50分)
一、默写(10分)
1.
默写杜甫《登高》一诗。(5分)
2.
默写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5分)
二、论述(10分)
3.简要论述《诗经·采薇》一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三、阅读分析题(30分)
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请回答:
(1).《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戴望舒由《雨巷》而赢得的雅称是什么?(1分)
(2).说说第一节的意境特点。(5分)
(3).
说说第三节“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5分)
(4)最后一节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说说它的作用。(5分)
(5)诗中主要写了哪两种意象?分析这两个主要的意象。(7分)
(6)《雨巷》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结合作品对比进行简要论述。(7分)
中外教育史(50分)
一、
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
A.诗书
B.礼乐 C.射御 D.书数
2、唐代中央官学体系中实施儒学教育的学校主要为( )
A.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B.国子学,太学,中书学
C.太学,四门学,中书学 D.国子学,四门学,中书学
3、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
)
A.开设繁多的考试科目 B.建立完备的防弊制度
C.自愿报名、逐级考选
D.地方推荐、中央考试
4、明朝各地设立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学校是( )
A.武学 B.医学 C.阴阳学 D.社学
5、1927
年经蔡元培等人提议试行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借鉴国外教育行政制度的结果。所借鉴的国家是( )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6、将人的灵魂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伦理的灵魂,并根据此主张实施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古希腊教育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7、古代斯巴达人为年轻一代所提供的教育主要是()
A.文雅教育B.文体教育 C.职业教育
D.军体教育
8、“杜威学校”即杜威于1896年创设的( )实验学校。
A.旧金山 B.波士顿 C.纽约 D.芝加哥
9、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莫雷尔法》旨在资助各州大办( )学院。
A.民族 B.赠地 C.商贸
D.社区
10、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的第3个阶段是( )。
A.联合 B.系统 C.运用
D.明了
二、 简答(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学记》中的教学原则
2、 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3、
简述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
4、 英国《1944年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三、
分析论述(共20分)
试述“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